• 网站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资源科学论文_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
  • 作者:网站采编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指标体系设计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

        1.1.2 D-S证据理论

        1.1.3 耦合协调度模型

        1.1.4 相对发展度模型

    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1.2.1 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

        1.2.2 粮食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

    1.3 数据来源

    2 实证分析

    2.1 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时空格局变化

        2.1.1 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时间变化

        2.1.2 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变化

    2.2 粮食安全的时空格局变化

        2.2.1 粮食安全的时间变化

        2.2.2 粮食安全的空间分布变化

    2.3 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异分析

    2.4 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3.2 政策建议

    文章摘要:构建适用于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与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S证据理论合成主客观权重并确定综合权重,对2010—2019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和粮食安全进行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10—2019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和粮食安全呈持续改进优化的趋势,两者得分分别提高6.22%和17.22%。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度上升5.11%,耦合协调度等级从勉强协调升至初级协调,耦合协调度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粮食主产区耦合协调发展类型主要为低度磨合-农业水资源滞后型、高度磨合-同步发展型,农业水资源系统改进和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笔者据此提出了降低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促进2个系统耦合发展的路径。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21.0436

    论文分类号:F326.11;F323.213

上一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基于区块链的农业科学数据管

下一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时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1 《现代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首页

联系

投稿